就业是民生之源。为了让部分未脱贫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近年来,秦安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各种类型的扶贫车间,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其它地方彩钢搭建的扶贫车间不同,兴国镇康坡村的陶艺扶贫车间青砖红门,车间以原有的制陶窑洞为基础,配备现代化制陶、包装设备,有制作室、彩绘室、包装室、陈列室等,共占地面积667平方米。该扶贫车间的成立,进一步激发了当地村民制陶的积极性,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渠道。
作为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陶器烧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的负责人,康晓刚和康晓龙兄弟二人负责义务教授学员制陶技艺。
康晓龙说:“我们扶贫车间成立两年来,吸纳的13户建档立卡户现已全部脱贫,并且带动了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制陶艺人,也在寻找更多的年轻人来加入陶艺队伍当中,将这门制陶手艺传承下。”
如今,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已与全国多家博物馆建立复制品制作合作关系,所制陶器产品进驻多家文创商店。集中批量生产、品牌包装和订单式销售的模式吸引了众多村民加入制陶队伍。
秦安县通过扶贫车间带动不少贫困户脱贫致富,改变了以前地少人多村民想要就业必须要外出打工的现状,如今村里的妇女们不仅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还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秦安县鑫桥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服装设计、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服装加工企业,走进秦安县鑫桥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服装厂内,机械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一排排缝纫机有序地运转着,多条流水线上工人们正专心致志地赶制服装,经过一道道工序后,一件件衣服成品便呈现在眼前。
李文文是西川镇安湾村的建档立卡户,常年在外务工,今年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的她选择就近就业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秦安县西川镇安湾村建档立卡户李文文说:“以前在家带孩子没时间,现在孩子上小学了也有时间了,听说这附近有招工信息,我就过来报名了。工作很轻松,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
扶贫车间彻底改变了农村贫困户单纯依靠土地获得收入的生产生活方式,激发了贫困群众依靠辛勤劳动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忙时务农,闲时务工”逐渐成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新常态。如今,在秦安县鑫桥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扶贫车间工作的200多人中建档立卡户有100多人,该扶贫车间除了在车间加工以外还可以让附近群众把材料带回家进行自主居家式作坊加工,吸引了不少附近群众参与进来。
秦安县西川镇川口村建档立卡户郝红艳说:“我平时接送孩子上学,也没时间找个合适的工作,但是服装厂里的工作就比较合适,能挣点零花钱,给孩子买点面条、买点菜,这个活干起来比较轻松,心情好还充实。”
位于陇城镇凤尾村的秦安县补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轻电子产品代加工为主的企业,从公司成立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收到了70多万件订单。
秦安县补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杞说:“我们扶贫车间以生产耳机喇叭为主,之前这个项目在珠三角一带,把这个项目引进来以后,在这个废弃教室建立生产车间,有效地解决了当地40多人的就业问题。”
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在秦安县各乡村扎根落地,扶贫车间也成为当地外出务工群众返乡创业回馈家乡的有效平台,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扶贫车间110 家,带动就业 4174 人,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 1872 人,带动贫困劳动力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真正发挥了“小车间”推动“大扶贫”、实现“大梦想”的积极作用,为全县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编辑:李晓兵 责编:杨建武 总编:武新平)